<li id="ei08c"></li>
  • <li id="ei08c"><dl id="ei08c"></dl></li>
  • <button id="ei08c"><input id="ei08c"></input></button>
    <bdo id="ei08c"></bdo>
  • 2024年09月30日 星期一
    汽車 > 滾動新聞 > 正文

    車企互聯網化?聽上去很美

    發布時間:2016-05-16 11:2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將時光回溯到九年前。2007年,蘋果電腦公司推出外界期待許久的iphone手機同時宣布去掉公司名字中的“電腦”,成為“蘋果公司”,自此,蘋果產品不局限于電腦行業。相比于IT,汽車企業嚴重滯后。直到今年,寶馬和福特才悄然改變未來愿景:不再是一家純粹的汽車制造商,而是要做出行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難道“去汽車化”、“用互聯網重新構建汽車生態”是大勢所趨?未必。他們還未有勇氣將公司名字中的“汽車”去掉,還不敢邁出關鍵一步。聯想總裁楊元慶用“攀登更高峰,需要先下山”來解釋聯想當前遭遇的困境。IT企業或能夠承受折騰,車企則不行。之于車企,“下山”容易,“上山”則千難萬難。豐田寧可待在年產銷1000萬輛的瓶頸上徘徊,也不愿以產銷下滑為代價,去尋求新的發展機遇。寶馬和福特也是如此,就算他們愿意嘗試,其背后的貸款銀行也不愿意看到這樣危險的舉動。

      講故事,訴情懷,給汽車套上“生態”外衣,就能夠帶來可觀的利潤?車企高管寧可到生產車間擰螺絲,也不愿意聽這種天方夜譚。只不過,車企被逐年下滑的利潤率折磨得了無生趣。新能源、渦輪增壓、模塊化、外觀設計“套娃”,這些只能是車企試圖保持微薄利潤的妥協,不能帶來爆發式的增長。

      互聯網化能否給車企帶來可觀的利潤,還是一個未知數。口頭上不愿意承認,其實車企高管心里都清楚:“你相信一家IT企業真的會造車嗎?”“你敢開IT企業造的車嗎?”一次群訪中,一車企高管當場反問記者。

      比起互聯網化,車企更愿意押寶中國。在過去十五年,中國汽車從“一無所有”到“全球第一”,展示出無與倫比的“中國速度”。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這一“中國速度”還將持續下去。豐田、大眾、通用、現代、本田……都不斷提高新車投放頻次、降低成產成本、加大投資來維持在華市場地位。相比之下,互聯網化只是點綴。

      說實在話,出現一家“去汽車化”的汽車企業,會是好事,一如當年的蘋果公司。只有破釜沉舟,才會出現革新式的產品。只可惜,車企目前的互聯網化,都是淺嘗即止。有說,喬布斯和蘋果將智能手機普及提前至少三十年,本應三十年甚至更長的過渡期縮短至短短十年,加劇IT從業人員的痛苦與迷茫。汽車再來一輪?個人認為,還是不要。我們還未厘清汽車社會帶來的便利與考驗,就別讓汽車生態來“添堵”了。 周偉力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