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ei08c"></li>
  • <li id="ei08c"><dl id="ei08c"></dl></li>
  • <button id="ei08c"><input id="ei08c"></input></button>
    <bdo id="ei08c"></bdo>
  • 2024年09月30日 星期一
    汽車 > 滾動新聞 > 正文

    警惕!汽車銷售“貓膩”多

    發布時間:2015-03-15 11:18:1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杭州3月15日電(記者黃筱、羅政)明明已經全額付款,整車廠商卻表示并未在客戶登記系統找到相應信息;號稱“二級經銷商”的汽車銷售企業,卻還要從其他4S店進貨……

      這些汽車銷售過程中的各種“貓膩”,一心想把心儀的愛車領回家的你,是否知道?

      專家表示,涉及汽車等大額商品交易時,消費者需要提高警惕,懂得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我權益,更重要的是監管部門加強規范公平透明的市場交易秩序。

      銷售合同,或藏“玄機”

      上海市徐匯區的戴先生告訴記者,去年9月,他在一家名為“高瞻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經銷商處購買了一輛比亞迪秦混合動力新能源車,并于10月支付了全款?!昂贤s定40天以內取車,但是現在已經4個多月過去了,連車影都沒見到?!贝飨壬f。

      車去哪兒了?戴先生和其他遭遇相同的20名購車者一道向比亞迪總部的客服部門咨詢,結果卻讓他們大吃一驚:在比亞迪的客戶系統中,根本找不到他們購車的信息。

      然而,盡管購車合同約定了40天內交付,但是在銷售合同的下方,甲方(公司)明確表示,如果因為廠商汽車交付和其他不可抗因素,則可以延期交付,具體延期時間也沒有說明。

      “這給責任認定帶來了困難,這一免責條款意味著公司可以以廠商沒貨為由反復推遲交貨?!遍L期研究消費者維權的律師程學林說。

      事實上,記者了解到,這種“延遲交付”的現象在新能源車銷售環節并不少見。在上海華帆旗申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購買“比亞迪秦”的一些顧客同樣發現,原本一個半月就要交付的車輛,一直拖了將近5個月,而由于這期間補貼政策變化,新的爭議隨之產生。

      銷售“三損招”,你是否中招?

      事實上,與合同中的貓膩相比,汽車銷售中的三大“損招”更讓人防不勝防。

      ——高大上的“經銷商”,實為“二道販子”。

      比如上述代銷比亞迪秦的“高瞻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并不是比亞迪下轄的4S店。事實上,該公司收取客戶全額車款后,還要以公司的名義向上海聯通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比亞迪)購買車輛。而經比亞迪總部客服人員確認,在其代理商中并沒有看到高瞻這家公司。這意味著這家所謂的經銷商實際是“二道販子”。

      戴先生表示,比亞迪的4S店每月能夠拿到至少30輛新車,而這家公司僅能拿到5輛?!肮驹诿髦浽床蛔愕那闆r下與客戶簽訂銷售合同,導致交付困難,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背虒W林表示。

      ——漂亮的“新車”,實為“二手貨”。

      “延期交付”只是汽車銷售貓膩的一種,一些“正規”4S店甚至用翻新車冒充新車欺騙消費者。長春市民劉先生在給新買的一輛一汽大眾汽車做保養時發現,車前保險杠有刮擦痕跡,車身也有噴漆打蠟的痕跡。經過專業人士鑒定,這是一輛經過拋光維修的“二手貨”。

      據一名4S店銷售人員透露,汽車配件市場的“二手貨”現象更普遍?!捌嚵闩浼欠浅I的領域,一些4S店借此蒙騙不懂行的顧客,打著原裝的旗號,用非原廠的配件,卻收取原裝的高價,賺取更多的利潤?!?/p>

      ——購車“糊涂費”,掏出知多少。

      上海市汽車行業最近的一次監督調查顯示,24.83%的受訪者表示在購車過程中被收取過各種名目的費用。比如,4S店主動代辦車牌,但是上牌費用卻比客戶自己去車管所辦理還要高出幾百元;車管所只收取5元的工本費,有的4S店卻向客戶收取50-60元。

      “雖然比起幾十萬元的車,這都是小錢,但是畢竟存在誤導銷售的嫌疑,也侵害了客戶的合法權益。”剛剛在杭州買了新車的呂先生說。

      監管必須有,盲區不能有

      有關汽車銷售的合同、售后服務、收費等問題一直是頑疾,此外,我國汽車售后市場服務體系的不完善使得監管盲區擴大。

      以合同中的“免責條款”為例,程學林表示,按時、按約定交貨是銷售方應當履行的主要責任和義務。而生產廠商生產調整、運輸等導致的銷售者無法按時交貨,系銷售方的經營風險,理應由其自行承擔,并非銷售者不能及時交貨的合法免責依據。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購房、購車等涉及高額金額交易的情況,應該提前做好功課,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了解,盡量減少消費者與賣家信息不對稱的情況。

      安徽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王云飛表示,目前消費者遭遇的汽車銷售“潛規則”,維權成本高、調解容易處罰難、維權鑒定難等問題仍是難點?!跋M者協會對商家沒有剛性約束,消費者投訴后大多只能調解處理,對違反法律法規的經營者,消協沒有執法權,警示作用小?!?/p>

      “這需要監管部門從維護公平市場交易秩序為出發點,制定完善的汽車銷售服務標準?!背虒W林說。比如像商品房交易合同范本一樣,工商、行業協會和消保委大力推行“汽車買賣合同示范文本”,明確企業和消費者雙方當事人權利義務,加大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