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ei08c"></li>
  • <li id="ei08c"><dl id="ei08c"></dl></li>
  • <button id="ei08c"><input id="ei08c"></input></button>
    <bdo id="ei08c"></bdo>
  • 2024年09月30日 星期一

    互聯網造車要玩真的 傳統汽車人態度分化

    發布時間:2015-02-17 09:26:42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岳雅風

      互聯網大爆炸的時代,汽車產業正面臨一場巨大的變革。2月4日,路透社發表文章,轉述了福特汽車執行長Mark Fields對互聯網造車的擔憂,Mark Fields稱汽車制造企業面臨著其他商業模式的挑戰,因為來自新產業的企業正越來越多地進入汽車領域。如今,美國有谷歌要造車,國內則有小米、樂視均宣布要進軍汽車業,原英菲尼迪中國總經理呂征宇加盟樂視汽車成功實現轉型成為佳話,北汽董事長徐和誼也宣布要與樂視合作。不過,也有傳統“汽車人”的態度截然相反,自主品牌新能源領導者王傳福認為,那只是互聯網汽車的概念和炒作,戴姆勒CEO蔡澈也表述了與王傳福類似的觀點。

      從樂視造車談起

      2015年1月20日,樂視正式公布“SEE計劃”,宣布樂視超級汽車(中國)公司成立,還公布了全新的LeUI系統,由UI和樂視云共同打造,將貫穿汽車、手機、TV等所有樂視智能終端。

      作為“SEE計劃”的第一個階段性成果,樂視當天向外界發布了中國第一套智能汽車UI系統——LeUI Auto版。這是樂視發布的首個與造車計劃相關的產品,它是樂視生態在汽車領域的延伸,它標志著樂視造車計劃已經開始有了實質性的進展和成果。

      樂視造車的風聲源自2014年12月9日,樂視網董事長兼CEO賈躍亭在他的個人微博上扔出一顆重磅炸彈,旋即在汽車行業、互聯網行業炸開了鍋:“移動互聯時代,汽車產業面臨一場巨大革命。潛行一年的SEE計劃復制樂視生態垂直整合的成功模式重新定義汽車,通過完全自主研發,打造最好的互聯網智能電動汽車,建立汽車互聯網生態系統,使中國汽車產業彎道顛覆歐美日韓傳統巨頭,有效解決城市霧霾及交通擁堵,讓人人都能駕駛超級汽車呼吸純凈空氣。”

      樂視網多位高層反復強調:“樂視的目標不只是要制造電動汽車,而是要打造一個完整的汽車互聯網生態系統。”這句話不禁讓人想起樂視電視在開機時呈現給觀眾的那句話,“我們不是一臺電視機,而是一個互聯網生態系統”,簡直如出一轍。

      其實樂視并不是第一個進軍汽車行業的互聯網企業,前兩年最火熱的特斯拉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善于炒作的特斯拉在前兩年股價一路飆升,但近段時間以來在華銷量不濟,導致特斯拉2014年第四季度出現虧損,股價迅速下跌4%。

      在樂視之前,小米也曾透露過造車計劃,不過一直未公開宣布。那么,如樂視、小米們,造車的前景到底如何呢?

      傳統汽車人態度分化

      面對互聯網企業積極擁抱傳統汽車制造行業的熱情,傳統汽車人或許持有不同觀點。

      著名汽車行業營銷精英、原英菲尼迪中國及亞太區總經理呂征宇以直接加盟樂視的方式宣告他對互聯網造車的支持,1月20日起,呂征宇擔任樂視超級汽車(中國)公司副總裁,直接向樂視董事長兼CEO賈躍亭匯報。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因為它可以允許像互聯網這樣的公司加入到一個傳統的上百年的產業。但是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我們面臨著能源、環境巨大的壓力,如果不解決,則看不到未來。”呂征宇表示。

      而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引領者、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卻有不同看法。1月20日,樂視高調宣布了其超級汽車的計劃,同一時刻,比亞迪公布了未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規劃和藍圖。在談及互聯網造車時,王傳福直言:“互聯網自己的硬件設備都改變不了,怎么能改變汽車的設備呢?汽車屬于傳統的制造行業,互聯網并不具備顛覆的條件。”

      除了比亞迪,2014年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大放異彩的還有北汽新能源,而北汽董事長徐和誼則與王傳福完全相反。徐和誼不僅十分看好互聯網造車的前景,并且宣布將與樂視合作造超級汽車。“未來汽車企業極有可能成為貼牌商,傳統汽車改變起來難,新能源汽車很可能走這條路,不排除我們也會給企業貼牌,生產出來樂視汽車。”徐和誼曾公開表示。

      徐和誼已經不是紙上談兵,而是進入實際操作階段。2014年夏天,北汽和樂視入股了美國高科技純電動汽車設計公司Atieva,分別成為第一和第二大股東。

      互聯網造車已經成為國際趨勢,在美國,互聯網大咖谷歌也表示要造車,戴姆勒CEO蔡澈表述了與王傳福類似的觀點。他認為,谷歌等IT技術公司雖然有潛力對汽車行業攪局,卻不太可能成為真正的大規模汽車制造商。

      2月6日,路透社援引蔡澈的原話稱,“谷歌和其他互聯網企業希望介入汽車行業,但我認為他們壓根兒不是為了造車,而是想要研究家庭、工作地點和車輛等人們花費時間的場所。”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