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汽車6月10日訊(記者 李嘉明 王芳)中國汽車產業在新中國成立后得到了快速發展,正值建國70周年,中國網汽車頻道為致敬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別呈現《車跡》專題。
今天,我們邀請到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先生,和汽車行業發展見證者、實踐者在一起,致敬時代,繼往開來。
伴隨改革開放 汽車產業取得了快速發展
新中國汽車工業從1953年開始建設發展,關于這其中的一些重要歷史階段和時間節點,葉盛基向記者描述到:1953年,汽車工業正式誕生,伴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以及建國以來各個歷史時期,中國的產業發展也經過了起伏跌宕。隨著改革開放,汽車產業取得了快速發展。
1953年,一汽正式誕生后,汽車產業從商用車開始發展起來,所以中國汽車工業真正的基礎,是從載貨車開始逐步向乘用車發展的整個過程。
1953-1966年,是較平穩的經濟發展過程。汽車工業逐步起步,成立發展了東風汽車公司及南京汽車廠。
1978年改革開放后,通過引進外資企業,技術產品得到升級,工業企業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促進了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第一個外資企業就是上海的上汽大眾。
葉盛基表示,改革開放40年,對于汽車工業是非常好的發展階段。這基于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及汽車工業各相關方面的共同努力。從政府出臺的汽車工業產業政策到構建整個汽車工業產業體系,各項工作都得到積極有效的推動,致使中國汽車工業取得了卓越成就。
在發展階段中,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我們建立了完整的汽車工業體系。包含建立了一個完整的具有創新能力的產品研發體系和具有先進制造能力的產業生產制造體系;以及較完整的營銷服務體系。另外,我們還積極探索了新業態的發展體系。在發展過程中,積極推動傳統汽車的升級發展。同時,積極探索和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發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葉盛基告訴記者,改革開放40年,中國汽車工業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矚目,可以自豪地說,汽車工業已經真正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
我國汽車工業“大而不強” 突破核心技術迫在眉睫
從產業發展而言,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生產國,且大國地位持續了多年。葉盛基認為,從未來發展來說,基本上還會保持較大規模。因為我們的內需大,中國汽車市場是全球最大也是最活躍的市場。通過深化改革開放,產業不斷發展,我們還會逐步地“走出去”,在世界汽車市場上有一席之地,實現中國汽車工業全球化發展。
但另一方面,葉盛基也表示:目前我們的汽車工業“大而不強”。主要體現在我們的產業在有關核心技術的掌握上不夠。我們要往“建設汽車強國”去努力,也就是要真正去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尤其是伴隨著國際形勢的風云變化,我們汽車工業不夠強的問題,就更迫在眉睫。
葉盛基認為,在核心關鍵技術突破問題上,需要國家有關政策提供扶持,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的聯動支持,需要產業鏈各相關方、行業企業協同持續努力才能逐步解決。
新能源發展迅猛 產品技術有待提高
此外,葉盛基也表示,在新興產業上,我們發展快速。譬如新能源汽車,經過十幾年的快速推進,產業化工作卓有成效。2018年實現了125萬輛的產銷。同時,葉盛基也提出,一個產業的推動不是簡單的產量問題,關鍵在于整個產業鏈能力的形成和品牌培育問題。我們的產品和技術,還有待不斷地突破。尤其是新能源汽車,應該在技術和產品成熟度上下功夫。更重要是在于產品成本的可控上及性價比的競爭力上。
葉盛基強調,新能源汽車125萬輛的產銷規模,是在有補貼政策支持下實現的。如果沒有補貼的話,我們的成本是否可控可能就是問題。在產品技術和質量可靠性,及產品品牌培育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推動,葉盛基表示,這要依靠整個產業的穩扎穩打,打好產業鏈基礎,包括技術產品及其質量可靠性,在技術上取得有效的突破。
跨國公司布局新能源 推動我國新興汽車發展
除此之外,葉盛基還談到,由于我國乘用車雙積分政策的推動實施,國外有關跨國公司也在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在華的發展。可以預見不遠的將來,國外相關跨國公司對中國的新興汽車發展會起到積極推動的作用。
對于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葉盛基表示,也要在相關產品技術及核心成本上實現突破,才能適應新能源汽車未來市場的逐步發展,并在行業中保持先進地位。
關于汽車產業智能化方面,葉盛基對我國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發展表示了肯定,同時,他還提出,這個領域我們剛剛起步,相對于國外智能化發展,我們不算先進。我們要按照國家總體布局和戰略規劃,積極做好有關的基礎研究和產業化的推進。一個新領域產業的發展,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行業各相關方不懈努力。
汽車產業包容各行各業 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發展
目前,整個汽車產業在實現“新四化發展”——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和共享化。對此,葉盛基談到,我們更需要整個產業鏈的協同化。只有產業鏈的協同化,才能真正促進產業做強,由此不斷地推動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同時,葉盛基表示,汽車作為重要的工業載體產業,還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國家一直持續在推動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規劃實施,對于產業鏈而言,汽車行業一定是其引領性的產業。汽車產業作為綜合性產業,意味著要融合各類技術,推動產業不斷的升級發展。與此同時,汽車產業也將帶動各個相關產業的技術進步和發展,相輔相成,共同促進。葉盛基認為,汽車產業是個非常融合及包容的產業,通過包容與融合各相關行業,攜手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和進步,這對國家整個工業化發展也是具有很大意義的。
以整個產業振興為己任 擔當企業和政府的橋梁作用
對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汽車行業發展的歷史階段所扮演的角色,葉盛基認為,從協會本身而言,是個行業的組織。目前國家已針對行業組織進行了明確,即作為一個社團組織的存在。協會擔當著企業和政府橋梁紐帶的作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整個產業振興為己任,發揮一個行業機構應有的功能作用。就有關國家汽車行業相關政策法規,做基礎性調查研究,為國家政府部門就有關政策法規的制定提供依據和參考。與此同時,結合行業發展的實際,根據行業的訴求和發展需求,努力提出行業發展問題的綜合解決方案。另外,從協會功能的角度,應該積極地為會員服務,根據企業反饋的問題和需求,及時開展調查研究,提出有效解決問題的措施和方法。
協會將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結合國家社團組織的改革需求,做好調整、完善和改進,以滿足符合國家對社團組織改革的要求,構建新時代的一流的社團組織,為汽車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作出努力。
此外,葉盛基還談到,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伴隨著汽車產業的發展,產業鏈的延伸,會員單位及成員單位應該是多元的,主體是汽車制造商相關的企業單位,以及基礎的服務機構,包括大專院校、研究和服務機構等。協會一定會在原有服務能力基礎上,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和質量,以更好地履行功能要求,為產業、政府、企業和會員,及全社會服務。
促進國五切換國六 有效消化國五庫存車
針對即將實施的國五車切換到國六,葉盛基表示,中國汽車產業長期以來堅持綠色發展節能減排,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將堅決執行黨中央國務院相關政策,包括打贏藍天保衛戰的三年計劃的積極推動實施,這期間恰逢國五和國六切換過渡時期。汽車行業和相關企業會積極應對和布局,為最終全面實施國六要做好有關準備。
從去年以來,汽車產業市場相對低迷。協會和行業企業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有關要求,同時積極客觀反映實際問題,目前國家有關部委和相關機構,尤其是各有關的地方政府正在共同研究采取多方措施,促進國五車有效切換到國六,并有效消化現有地區國五車庫存。生產企業嚴格按照“藍天保衛戰”要求,在國六排放標準提前實施的區域,積極調整生產節奏,合理分配市場資源,及早進行國六產品的全面切換,從而減緩市場終端經銷商的壓力。我們認為,政府部門、企業和經銷商共同努力積極消化庫存,可以減少經濟及社會資源的不必要損失。
乘用車全面實施國六是明年7月1日,汽車行業和相關企業已在積極布局,做好整個的國五國六切換的排產計劃,為最終全面實施國六做好相關準備。
振興汽車工業 終會出現汽車界的“華為”
對于如何振興汽車工業,葉盛基認為就是將其做強,他談到,目前汽車工業已有足夠大的體量,做出規模是振興汽車產業的第一步。然后是如何做強,就是要有效掌握核心技術及關鍵技術,具備強有力的核心競爭力的中國品牌,中國汽車工業才叫真正地振興。
對于此前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有關負責人“中國汽車界無華為”的講述。葉盛基談了自己的想法,這是在鞭策汽車產業要努力。他認為,造就汽車行業的華為并非一朝一夕,伴隨汽車工業發展,通過不斷的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及布局,不斷地突破核心和關鍵技術,不斷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中國品牌企業,終將會出現像華為一樣的汽車企業集團。這需要我們行業企業不懈創新努力和奮斗。
按照國家有關規劃,我們希望通過努力,到2025年基本實現中國汽車強國的目標。那就意味著,傳統燃油車/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以及新興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都應該走在世界的前列或第一梯隊。我們堅信,有黨和國家政府強有力的領導,國家政策和戰略規劃的正確引導,有行業上下和廣大企業的共同努力,準華為式的汽車企業集團或許不久就可能產生。我們只有產生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汽車企業集團那天,中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汽車工業強國。
(責任編輯:張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