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ei08c"></li>
  • <li id="ei08c"><dl id="ei08c"></dl></li>
  • <button id="ei08c"><input id="ei08c"></input></button>
    <bdo id="ei08c"></bdo>
  • 2024年09月30日 星期一

    CES汽車科技秀:中國本土車企幾乎失聲

    發布時間:2016-01-12 09:22:3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范文清  責任編輯:王庭

      1月11日,“2016底特律車展”悄然開幕,比起剛剛落幕的“2016美國消費電子展(CES)”,這里清靜了許多。

      “一個世紀前,亨利·福特或許無法想象,汽車有朝一日會被定義為消費類電子產品。但現在,CES上的一切卻告訴我們,這已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在2016CES大會開幕前夕,《今日美國報》的評論,點出了當下汽車產業積極擁抱互聯網的大趨勢。

      一組數據可以表明,車企對今年的CES展是多么重視。有超過460個汽車相關領域的廠商參展,包括傳統汽車廠商、互聯網企業、芯片企業,以及產業鏈上的零部件企業。這些廠商帶來的產品和技術占據2016年CES 25%的席位。CES展變身車展。

      車企積極參加CES展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前兩年谷歌、蘋果等IT巨頭在汽車領域動作頻繁,大有喧賓奪主之 意,這對傳統車企的刺激很大;二是互聯網與汽車之間日益融合,新興消費群體對網絡電子類產品的癡迷,給汽車 科技帶來新的商機,車企也不愿意將此機會拱手 讓給互聯網企業。

      于是,CES展某種程度上成為車企與互聯網企業之間“斗法”的主戰場。雙方圍繞自動駕駛、物聯網和電動車三個領域各顯神通,試圖掌控未來汽車的話語權。

      自動駕駛成為主賽場

      這是車企在CES展中最受矚目的一次。除了參展數量創下歷年之最,寶馬、奧迪、奔馳、福特和大眾等主流跨國車企都在今年的CES展上籌劃了重量級發布會,通過在概念車上展示未來技術向互聯網公司隔空“喊話”。

      自 動駕駛是本屆CES展上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事實上,自谷歌宣布試驗無人駕駛并試圖將其商業化后,自動駕駛就成為傳統車企與科技大佬們競技的主賽場。幾 乎在一夜之間,以寶馬、沃爾沃等為代表的豪華車企,就率先將自動泊車、自動預警等技術標配到量產車型上。因為與普通汽車品牌相比,豪華汽車品牌的溢價能力 和技術儲備能力使其相信,其潛在客戶有實力率先享受到科技對汽車的改變。

      但本次CES展的亮點在于,以大眾、福特、豐田為代表的普通家用汽車品牌,也宣布將在自動駕駛技術上加大投入力度。

      福特汽車稱,將把它當前的Fusion混合動力自動駕駛測試車隊規模擴大三倍,從而成為擁有數量最多的完全自動駕駛車輛的汽車廠商。同時福特還將采用最新一代的傳感器技術,以進一步加速它的自動駕駛車輛開發計劃。

      而豐田則從地圖入手,宣稱將把自己繪制的地圖精度縮小至5厘米級別,以全面超越谷歌地圖。自動駕駛汽車的使用基礎是有精確的地圖。谷歌地圖一度被公認為是最精確的,所以一些車企欲與之合作。但豐田顯然想“釜底抽薪”,將自動駕駛的關鍵技術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豐田認為,與谷歌等科技公司相比,傳統車企的優勢之一就是能快速將基礎研究應用到產品上,每年全球銷售的上千萬輛汽車就是其現成技術的應用轉化,而谷歌沒有這樣的硬件條件。

      車企在硬件上的優勢,使它實現自動駕駛技術的路徑與谷歌等科技類公司有明顯區別。前者更傾向于“半自動駕駛”,不把駕駛權完全交給傳感器和軟件,隨時可以切換到人工駕駛模式;后者則完全拋棄了方向盤、剎車和油門,靠各種傳感器和軟件運行汽車。

      這就決定了車企在自動駕駛技術量產的道路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通過逐步量產最新智能技術,使它們在自動駕駛領域的聲音越來越大,從話語權上蓋過科技類公司。這次CES展就是最好的例證。

      車企也在做生態

      自動駕駛技術之所以在汽車和科技領域如此炙手可熱,是因為它是未來電動互聯汽車社會的重要實現手段,而電動車則是主要的硬件載體。

      在本屆CES展上,電動車的概念雖然不新,但依然是業內關注的焦點之一。使用成本更低、續航里程更長、充電效果更好是電動車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但除此之外,人們更關注的是車企如何在電動車上實現物聯化。

      與自動駕駛和電動化趨勢相比,物聯網各方面的條件已比較成熟。具備系統和軟件優勢的谷歌、蘋果等科技類公司已經針對物聯網推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并試圖將各自軟件系統嵌入到汽車的前裝市場。這是科技類公司的強項。

      正是意識到這一差距,之前,車企在物聯網項目上,更愿意與科技類公司合作,實現自身在此領域的未來規劃。但在本屆CES展上,車企對外發出的聲音,更多是要自行搭建生態。

      比如寶馬在本屆CES展上推出的BMW互聯系統,就試圖為客戶獨立提供一套靈活、便捷的交通出行解決方案。該系統的一個核心展示是寶馬的開放移動云平臺,該平臺能把所有智能設備連接起來,以實現真正連接的無縫數字生活。

      福特的做法則更加大膽,它決定把自己的下一代車載智能系統SDL(Smart Device Link)開放給所有汽車廠商。盡管目前該系統只吸引了豐田一家盟友,但它已充分說明車企正用互聯網企業的生態思維,以開放的態度營建自己的系統平臺。車企要在物聯網大潮中掌握主動權。

      國內車企還在跟隨

      盡管在本屆CES展上,汽車展位幾乎占據整個CES會場的四分之一,風頭明顯蓋過智能手機等科技類產品,但令人遺憾的是,這里除了北汽新能源,幾乎沒有自主車企的聲音,而智能手機里有華為。

      沒有能夠展示的具有競爭力的先進技術,是自主車企在未來汽車競爭中的最大短板。盡管在國內,不少主流車企通過與高校聯合開發的模式,在自動駕駛、電動車和物聯網領域頻頻發聲,但這些技術仍處于跟隨狀態,拿到國際舞臺上展示沒有“抓眼球”能力。

      “國內車企如果還不注重創新思維,未來發展會很麻煩。” 1月10日剛剛從美國拉斯維加斯回國的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峰,對記者說,這是他看完CES展后的最大感觸。

      事實上,在本屆CES展中有關中國汽車的最大聲音,來自樂視,而它本質上是一家互聯網公司,它的目的是通過造車,以互聯網的生態運營方式對傳統汽車進行顛覆。

      樂視造車的路徑或許不能得到跨國車企的認同,但在國內市場,一個不能否認的事實是,本土互聯網企業的技術實力和創新意愿要遠遠超過自主車企,它們在國家新興戰略中的地位也比自主車企高,所以在未來汽車的競技中,自主車企該如何應對挑戰,是一個待解的難題。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