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ei08c"></li>
  • <li id="ei08c"><dl id="ei08c"></dl></li>
  • <button id="ei08c"><input id="ei08c"></input></button>
    <bdo id="ei08c"></bdo>
  • 2024年09月30日 星期一

    評論:豐田混動電池零事故奇跡的背后

    發布時間:2014-12-05 13:19: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凡

      觸電(漏電)、電池燃燒或爆炸,提起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車,人們最擔心的就是這些(不包括純電動車的“里程焦慮”)。上飛機時,官方對攜帶鋰電池的限制,也時常向人們提醒著電池的危險性,更何況是大規模的動力電池。但豐田宣稱,1997年以來累計銷售的700萬輛混合動力轎車中,沒有出現過一起車輛事故導致的觸電(漏電)、電池燃燒或爆炸的案例。日前在常熟舉行的“豐田技術空間”活動上,豐田展示的所有技術中,唯有這條信息令我印象深刻。我以為,這稱得上是一個奇跡。

      想想特斯拉,上市兩年多,累計銷量不足5萬輛,電池起火、爆炸事故至少有4起,特斯拉總裁馬斯克不無自滿地說“傳統汽油車著火的幾率大約是特斯拉汽車的5倍”,連“進一步努力降低電池風險”的意愿都沒表示,就化解了人們對動力電池安全問題的擔心,說700萬輛豐田混合動力汽車沒有電池事故是個奇跡,就不算夸張了。

      都說鎳氫電池本來就比鋰電池安全,但705萬臺豐田混合動力汽車中,有17.7萬臺搭載了鋰電池的車輛(2011.5~2014.9)。此外,在純電動車方面,搭載鎳氫電池和鉛電池的老款RVA4EV(1996.9~2003.1)有1900臺,與特斯拉合作生產的搭載鋰電池RAV4EV(2012~2014年)有2600臺,還有限定銷量100臺的鋰電池EQ(2012年12月開始銷售)。所有這些車都沒有出現過前述電池事故,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葛巻清吾是豐田首席安全執行官助理,豐田安全領域的第二號技術專家,他在現場回答我的問題時說:如此規模的動力電池技術是史無前例的,沒有可供參考的經驗,所以在開發過程中我們對它的安全問題非常慎重,用一個非常高的標準來開發,采用最慎重的做法,包括電解液不能蒸發、泄露,要用一個堅固的材料去包裝它,要能及時自動切斷電路等等,從一開始就必須想到各種可能的風險,盡可能防止這些意外發生。

      對鋰電池的安全問題,葛巻清吾說:豐田也用鋰電池作為動力,但卻是循序漸進的。比如在雅力士身上,一開始是嘗試用鋰電池來做非動力電源,從一些小的地方來開始積累一些經驗,把它做得非常有自信了,然后才慢慢鞏固到嘗試一些新東西。

      這就是豐田跟特斯拉的區別?葛巻清吾從采訪一開始就拒絕評價特斯拉,這次也是只談豐田:豐田對于新技術一個是謹慎,另一個就是比通常更高的標準來評測它,當然在使用過程中我們積累一些經驗和一些反饋,然后制定必要的標準,把握這個尺度。

      至于豐田與特斯拉的合作和分手,很多評論都類似的看法:這是兩家完全不同的公司在用完全不同的行事方式合作,分手是必然的。與特斯拉合作生產的那2600輛純電動車——RAV4EV會不會砸了豐田動力電池零事故的記錄,那是以后的事情。

      人們常說,德國人嚴謹,日本人精細。而某德國車企的一位發動機專家曾對我說,70年代訪問日本的汽車研發機構時,令他吃驚的是,日本人比德國人精細的多,比如,劃一條動力曲線,德國人確定5個點就夠了,而日本人要確定50個點。因為日本人認為,一些動力性能和燃油經經濟性的微妙變化或許就發生在這些點之間,需要進行適當的管理。

      有人會說,豐田再精細、再謹慎,不是照樣因質量問題被迫大規模召回產品嗎?沒錯,但這只能說明,這就是汽車,不是什么人都能造的,實力再強、再仔細認真也可能出錯;豐田的優勢不在于它能沒有質量問題,而在于它的質量問題比對手更少,在全球各大市場的評比中都是如此。當然,對豐田經銷商來說,這未必是個福音,因為太少的質量問題意味著太少的修車生意,這就難怪他們中的一些人忍不住要“企盼”壞天氣(豐田在華合資企業一位高管語),因為壞天氣能造成更多事故,從而帶來更多的修車生意。

      還有人說,豐田的謹小慎微使其在新技術開發和應用上落后于德國對手。這話對了一半。的確,很多現在時髦的汽車技術都是德國等歐洲車企發明的,而豐田出于謹慎,拒絕在與特斯拉合作的RAV4EV車型上配備先進的電子駐車制動系統,堅持使用傳統的機械式駐車制動。但另一方面,在混合動力、燃料電池這樣的重大“戰略技術”上,豐田一旦認準,就全力以赴,并成為領先者。這就是豐田。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