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杭州),由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寶馬愛心基金資助,由寶馬中國與中國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聯合主辦的“BMW 中國文化之旅大運河文化保護教育公益項目”正式啟程,項目將為期三年,重點聚焦大運河沿岸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推廣。2024“BMW中國文化之旅”大運河文化江浙段探訪正式開啟。
今年正值大運河申請世界遺產成功十周年。大運河作為“活著的遺產”、“流動的文化”,其世界遺產共包含85處物質遺產點,沿岸擁有17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50多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BMW中國文化之旅”再次升級,將18年來已被驗證行之有效的非遺保護創新舉措,在大運河流域繼續推廣。
始于情感,忠于責任,傳承點亮未來
2024“BMW中國文化之旅”以“始于情感 忠于責任 傳承點亮未來”為主題,聚焦學習、推廣大運河文化傳承,采取創新行動助力公眾參與,助力提升公眾認知。本次文化之旅共分三個部分:非遺賦能、文化探訪和發布旅游攻略。
探訪將深度研學宋代水利工程遺產-嘉興長安閘。它作為江南運河重要的水利工程遺產,是我國古代先進水利技術的實證,高度彰顯了順勢而為的人地智慧。項目通過城市文化論壇、實地研學、互動體驗等多元形式,探討并傳播助力大運河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并將發布《BMW中國文化之旅-大運河遺產自駕攻略》。
賦能非遺傳承人。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BMW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創新基地”的教授們將和非遺傳承人共同探索并賦能古老的技藝走進現代生活。“BMW 中國文化之旅”將遴選并資助十位來自江蘇省、浙江省蘇繡、云錦、藍印花布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的非遺傳承人,進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BMW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創新基地”,與清美教授“一對一”共創具有非遺元素的文創品,助力大運河非遺“美起來,活起來”。 例如,傳承宋代技藝、曾作為皇家貢品的王星記扇和起源于中國藍染的藍印花布等非遺技藝,展現了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和東方審美韻味,是“活”起來的文化遺產,也是運河文化的活態傳承和歷久彌新的絕佳例證。
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大運河申遺發起人單霽翔先生作為“BMW中國文化之旅”大運河文化交流大使在探訪過程中,在文化沙龍中進行了主題演講。對于大運河世界遺產的保護,單霽翔先生指出:“申遺的目的是保護,保護的目的是傳承。大運河是‘活著的遺產’、‘流動的文化’,面對這樣一條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長河’,我們都是‘求知的少年’,要學習、傳承大運河蘊含的智慧,讓傳承成就未來。”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張維國表示:“大運河生動記錄著國脈與文脈的世代賡續,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與燦爛文明。立足新時代,如何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新命題。期待通過此次活動,凝聚越來越多社會力量參與大運河文化保護,使大運河在新時代煥發更加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唯有責任為先才能行穩,唯有長期主義方能致遠
企業社會責任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石。進入中國30年來,寶馬堅定奉行“家在中國”理念。2005年起,寶馬開始踐行企業社會責任,20年來持續為中國社會貢獻價值。2008年,寶馬中國與華晨寶馬建立了中國汽車行業內首個企業公益基金-寶馬愛心基金。該基金由華晨寶馬和寶馬中國注資,并攜手寶馬愛心車主和寶馬經銷商聯合成立,聚焦四大企業社會責任公益項目:BMW中國文化之旅、BMW兒童交通安全訓練營、BMW美麗家園行動-生物多樣性保護、BMW童悅之家,為中國重大社會議題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在寶馬愛心基金的加持下,“BMW中國文化之旅”18年來長期致力于中國非遺保護,探訪了24個省及直轄市,6大國家級生態保護實驗區,資助并賦能培訓了近1000位非遺傳承人,并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成立了“BMW-清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創新基地“。
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戴鶴軒博士表示:“在起伏的市場大環境里,唯有長期主義方能致遠。參與并支持中國的文化保護18載,就是最好的長期主義例證。”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