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ei08c"></li>
  • <li id="ei08c"><dl id="ei08c"></dl></li>
  • <button id="ei08c"><input id="ei08c"></input></button>
    <bdo id="ei08c"></bdo>
  • 2024年09月30日 星期一
    汽車 > 名家車談 > 正文

    地方政府何以繼續限購新能源車

    發布時間:2015-10-14 07:51:49  來源:網易汽車  作者:張強強  責任編輯:岳雅風

      2015年,中國車市一路低迷下前行,由于政策的支持新能源車成為這寒冷大市下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9月29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再次對其開“綠燈”: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

      消息一出,立馬引起一片歡呼聲,樂觀者甚至直言此舉意味著目前各地正在實行的新能源車限行、限購政策將面臨“退場”。但是,隨后個別地方的回應卻給正在歡喜的眾人潑了一盆冷水。

      “北京暫無取消新能源車搖號計劃,北京現階段還會執行限購并逐年遞增指標的措施,未來是否會取消限購需有關部門進一步研究”,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北京發布如此回應。

      與美國等國實行復合制不同,中國在國家結構形式上采取的是單一制,即各行政區域接受中央政權機關的統一領導。在新能源汽車限購問題上,一向積極響應中央精神的地方政府何以公然違背上命?

      上層的決定:存在操作空間

      地方敢公然違背上命,首先此次來自上層的命令并非絕對而強制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秘書長組成,一般每周召開一次,根據需要可安排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列席會議。會議主要討論決定國務院工作中的重要事項、討論法律草案、審議行政法規草案等,雖然本次會議提到了不得對新能源汽車“限購、限行”,但是并沒有跡象表明會出臺相關的規章制度。

      在我國,不同的規章制度形式有不同的法律效力。法律、法規、規章,法律效力依次遞減,其他條例、辦法、意見、實施細則等一般屬于規章的一類。多種規章制度雖然有法律效力的差別,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即強制執行。比如8月份通過的《大氣污染防治法》,最終刪除了此前爭議巨大的機動車限行授權條款,如此以來地方政府便不能無權任意限行。

      而仔細查看本次國務院關于新能源車不限購、限行的消息后發現,行文中稱雖然用了“不得限購”這樣明確的否定詞,但對于已經實行的則是采取了“應該”取消這樣相對緩和的措辭,有一種表態的意味,而非出臺了一項強制性的法律條文或規章制度,自然給了地方政府一定的操作空間。

      下層的壓力:懼怕交通擁堵

      即使上層的命令不是絕對而強制的,下層如此不買賬也非常見,而是現實中卻存在交通擁堵的壓力。拿北京來說,在高德發布的《第三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中,全國重點城市擁堵排名中北京居首,全天擁堵延時指數1.74,高峰期擁堵延時指數達到2.12,意味著北京采用私家車出行的上班族需花費在非擁堵狀態下2.12倍的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

      造成中國目前很多大城市交通擁擠的原因是復雜的,既有早期城市規劃、路網結構先天不足的原因,也有交通管理、人為素質等后天因素,而不斷增長的機動車直接增加了交通流量,同樣難逃其咎。汽車限購政策自推出以來,一直在爭議中愈演愈烈,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加,使得地方政府猶如驚弓之鳥,唯恐汽車再爆發增長。

      據中汽協統計,1-8月新能源汽車生產118020輛,銷售108654輛,同比分別增長2.6倍和2.7倍。新能源車能夠逆勢大幅上漲,跟高額補貼、減免稅費等鼓勵政策密切相關,即使是飽受交通擁擠而迫于限行的城市也給新能源車開“綠燈”。

      但是,在購買層面,多數限購城市(北京、廣州、杭州、深圳、天津)除了采取了跟燃油車一樣的方式——搖號外,還會設定一個可購買車型目錄,國務院“決定”之后這一方法目前也未見改變的跡象。面對新能源汽車,地方政府愛的是其對于大氣質量的無害,甚至推廣數量對政績的添彩,而顧慮的是放開后的不可收拾。

      路線的限購:地方保護作梗

      搖號購車是限購的一種,規定車型目錄以及技術路線,則是一種變相的限購,部分城市的目錄和路線明顯偏向本地企業,為本地企業開拓市場提供“蘿卜政策”。從市場來看,各地方目前推廣的新能源車數量離既定目標還有一段距離,也就是說,即便不對新能源車進行數量限購,新能源車特別是純電動,受電池、充電、成本、認知等多重因素制約,短時間內也難實現井噴之勢。

      還是以北京為例,2014—2017年計劃共配置新能源車17萬輛,只針對純電動,配比率逐年遞增:今年已經從去年的2萬增至3萬個,2016年和2017年更是分別高達6萬個。北京市科委新能源與新材料處長許心超9月時對外稱,北京市至今累計推廣純電動汽車2.15萬輛,可見市場現實并沒有達到限購的目標數量,此時放開購買的意義可能就不會十分明顯。可喜的是目前北京新能源搖號中簽率開始走低,新能源汽車需求在上升,但是指標有多少會轉換成上牌目前還沒有具體數字。

      如果取消限購,地方政府可能會擔心新能源車不按規劃的“井噴”,交通擁堵火上澆油;當然情況也可能完全相反,此前由限購帶來的指標心理、搶牌熱情會大大降低,從而讓新能源推廣的政績更加黯淡無光;還有最可怕的情況便是外來車企的反客為主,比如上海插電混合動力車型的銷售比亞迪完勝上汽,已經讓很多地方政府“引以為戒”。所以,限購既受新能源產業發展之限,又是地方的一本生意經,地方政府在國家整體戰略、產業宏觀布局、地方協調發展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